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行业新闻  >>  国内  >>  疫情防控下 智能服务机器人究竟是不是“刚需”?


疫情防控下 智能服务机器人究竟是不是“刚需”?


原创    上海安全防范报警协会    上海安全防范报警协会   2020-03-10

事实上,中国冠状病毒的爆发一直令世界担忧,截至今日,确诊感染病例已超8万例,2020年东京奥运会能否如期举办还是个未知数,但近日因为多类型服务机器人的出现,让众人看到了可能性。这又是为何?原来北京冬奥会推出的服务型机器人创新产品测评大赛,吸引了众多优秀企业的参赛。日前,2020年北京冬奥会的赛事组织、场馆建设、交通规划等活动正有序推进当中。

据悉,共有11款智能服务机器人成功入选首轮选拔。伴随人工智能概念的走红,近年来服务机器人行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资本市场对于服务机器人企业的兴趣升高,一些域外企业也积极入局,推动着服务机器人产品的加速创新。眼下,服务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陪护、餐饮、金融、家庭、教育等诸多场景中,展现出一定的市场前景。据悉,服务机器人创业,在不少人的直觉里,B端似乎又要优于C端。其中一个常见理由是,至少在理论上,企业对服务机器人的最大用途就是降本增效,所以抛去镀在机器人身上的营销属性不谈,只要企业一旦觉得机器人比人工更省成本,就会为它们买单。

与之相反,家用机器人是一个“消费增量”市场,在市场教育普及之前,很难说服早期尝鲜者以外的大众用户购买一台机器人。曾经有人表示:“直白说B端买机器人的目的是为了省钱,是以替代人力为目的,但C端确是在额外花钱,所以需求有明显的差别。ToB都是单任务的,机器人只要做好一件事就行了。而ToC消费端,恨不得什么都能干,又能唱歌、又能跳舞、又能聊天、又能清洁。但现在根本不现实,技术成熟度还不够。”所以大概从2015年开始,各种服务机器人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带轮的,带屏幕的,带手臂的,带托盘的,甚至什么都带的,一时间风起云涌,热闹非凡。

 

“形式大于内容”

尽管市场增速很快,尽管“做好一件事就行”,但如前所述,在服务机器人涉足的商场,餐厅,酒店,园区等真实场景,给人感觉似乎更多是“形式大于内容”,整个服务机器人产业也一直在规模应用的边缘反复试探,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目前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渗透率仅为3%。有人说,这是因为服务机器人一直受制于应用场景的“非刚需”,噱头大于实质。也有人说,这只是因为现阶段机器人降本增效的优势还不够明显,机器人自身也远远谈不上智能。也许吧,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行业在面对服务机器人时,都需要在真实需求,替代成本,智能程度,和大众习惯等约束条件之间,觅得一个商业平衡,这让其很难在短时间内规模化落地。而反过来说,这也解释了为何服务机器人能在疫情期间战功知名。

 

为何如此?

面对最真实的场景需求,面对较为艰难的实际问题,面对替代人力的确定性好处,我们无需考虑其他额外因素。也就是说,疫情之下的需求,是真正意义上的刚需。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曾发出倡议,希望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组织科研和生产力量,将支撑疫情防控的相关产品攻关和应用作为当前优先工作。而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科技企业勇担职责,纷纷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为战“疫”贡献科技力量。于是我们看到,机器人临危受命,被用来承担递送化验单,送药,送餐进隔离区,回收医疗垃圾等工作,在配送的“最后一米”实现无人操作,既降低了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概率,也减轻了他们已经十分沉重的工作量。这种“配送”的现实意义,和平日所谓“机器人替代人力”的配送完全不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福祉。不止于医院,因疫情升温的“无接触服务”概念,也让酒店行业对机器人配送有了重新评估。你知道,很多酒店其实并未专门设置负责配送的岗位,一般会由当班服务生来做配送,而五星级酒店一般会由餐厅服务员送餐,行李生送其他物品。在平日,相比于机器人,人的配送其实更具温情,但当疫情来袭,“无接触配送”也与酒店管理能力真正划上等号。

 

小结

不难发现疫情期间的真实需求,让服务机器人行业重新回眸:何为“需求”,何为“场景”。当疫情过后,别再“拿着锤子到处找钉子”——而是贴着地面,日拱一卒,挖掘机器人能为不同行业带来的确定性好处,才是让服务机器人不再“看上去很美”的关键。




返 回


* 版权声明 *
本文来源上海安防网,经上海安全防范报警协会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海安全防范报警协会成立于1992年,目前协会共有会员单位700余家。会员单位包括从事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科研、开发、生产、经营、推广应用、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维修等技术服务和安全防范行业宣传教育、出版、印刷等的企事业单位,其中60多家会员单位为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