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通过在iPhone5S上增加一个指纹识别器,苹果公司让人们看到了智能手机发展趋势,未来用户要进入工作场所、移动电子商务或现实世界购物和活动可能都要通过带有生物识别技术的手机。“指纹识别”作为iPhone5s上面所配备的一大亮点,不仅在展示了自身优势的同时,也有将生物识别技术发展成下一个智能手机领域热点的趋势。由此,信息安全概念被认可,生物识别应用得到普遍应用。
应用局面:绿叶衬出一红花
现有的应用在智能手机上面的生物识别技术而言,较为完善的也仅仅只有苹果旗下的iPhone5s。反观最新发布的HTCOneMax所宣称的指纹识别,其更像是一个应用程序的快捷启动操作,先不说那糟糕的用户体验,单单就那功能方面的缺失性,就使得其所配备的指纹识别器更像是一个鸡肋般的存在。至于更大的愿景,只能说是聊胜于无,毕竟其也仅仅只能作为绿叶来衬托iPhone5s的TouchID这朵红花的存在。而作为首开先河的摩托罗拉在2011年发布的Atrix4G,虽然率先使用指纹识别技术,但无奈成熟度乏善可陈,所以其反响平平以至于有关指纹识别的消息很快就销声匿迹。
至于有关iPhone5s指纹识别的具体使用体验,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iPhone5s的评测内容《指纹解锁新时代苹果iPhone5s体验评测》,在这里就不在再赘述。但不得不说,在深入了解试用之后,才发现确实苹果的TouchID指纹识别或将是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在智能手机上面的一大进步,更有可能的是,将和iPhone的发布一样,成为智能手机生物识别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许正是由于苹果的前瞻性,在智能手机方面的生物识别这一块,其依旧能够引领也未免可知。
直接效益:信息安全概念被认可
如果指纹识别系统最终普及,最直接的受益者,当属以信息安全为概念的公司。虽然是作为安全识别系统配置在手机中,但作为蒂姆·库克治下的苹果产品,这一功能却因为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质疑。尽管苹果官方已经表示指纹信息不会被上传到云端,而仅限于硬件识别,但还是有不少人认为这一功能会给人们带来信息的泄露。这些说法让苹果这一功能似乎显得画蛇添足,而苹果股价也在发布会后大跌。
尽管如此,以信息安全为概念的公司仍然借着苹果的春风,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iPhone5S的指纹识别技术,早在发布会之前就已被不少媒体爆料,理由简单而直接—早在去年,苹果就以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著名的指纹技术公司Authentec。说其著名,是因为在被苹果收购之前,这家公司一直为三星和联想的笔记本指纹扫描器提供技术支持。而被苹果收购之后,其技术将在这两家苹果主要竞争对手的生产线上全面消失。很明显的是,苹果对于该公司的收购对于竞争对手而言是一次专利上的胜利,苹果因此获得的技术是一个业界希望拥有的技术,而非早已被弃之如草芥者。更重要的是,这次收购也是安全技术公司价值被认可的体现。
相关发展:将引爆移动支付增长
除了安全技术公司受益以外,可以预见的是,移动支付也将因为指纹识别技术的普及迎来爆发增长。指纹识别除了信息针对机主的唯一性,或许更大的优势在于其作为身份认证的同时所具有的方便性。
长期以来,移动支付因为手机信息的易泄露而未被消费者广泛接受,而指纹识别可以大大促进其安全的可靠性,特别是Home键上独一无二的手指轻轻一按,这一动作比起当年的滑动开锁又要拉风不少,消费者的追求也会促使厂商接受这一技术要求不难实现的功能。由于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发展多年,大多数智能手机厂商并非无力实现这一技术,比如国内的魅族很快就表示将在产品中投入这一功能,而摩托罗拉[]、三星、联想都早已开始在产品线中使用指纹识别。即使存在信息泄露这一缺点,但信息泄露问题从来没有成为过任何技术发展或者生活方式改变的瓶颈。人们永远在一边散布着信息泄露的恐慌,一边在随处抛洒自己的个人信息。
当指纹识别成为智能手机标配之后,因此而衍生的安全软件技术也就有的放矢,主打信息安全概念的公司将有更多的用武之地,而最先投入这一领域的公司将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应用前景:仍需完善可行性
不过对于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到智能手机上面,更多的是为了替代数字密码而存在,从而提升用户的操作便利和安全性。但是,即使是对于生物识别技术而言,随之而来的依旧是部分用户对于安全问题的顾虑。以指纹识别为例,毕竟我们之前受电影里面的指纹盗取的桥段烂熟于心,尤其是iPhone5s发布不久就被黑客组织所破解之后,黑客组织便展示了如何用指纹图像而不是指纹本身来解锁iPhone。因此,如何在安全保障方面加强防范便是厂商所需要头痛的问题。
不过毕竟我们现有的指纹识别技术如TouchID的定位不是为了更好的安全性,而是为了不断输入密码进行解锁、支付等繁琐的交互操作所带来的改进方案。首先,它开启了全新的解锁操作交互方式;其次,指纹识别相比数字输入密码而言,有安全、便捷以及高效方面的优越性。换句话说,iPhone5s的指纹识别将输入密码这个过程简单化,从而在保证使用便利的前提下再去更多的关注安全性。
而且如果在将来,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或许你的一个眼神、你的脸部特征都可通过传感器来解锁或者是安全支付,也就不用再担心你的帐号被盗,从而更好的实现移动端的支付和分享功能。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本来绝对的安全就是不存在的,对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本非是一蹴而就能成行,更多是所以我们所能做的更好的完善自身的相关行为,再加上技术的经年累月所带来的细节改进、提升和完善。如此,可保证生物识别技术实用性大大提升,也就能在智能手机这一领域唱一出更好的戏。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9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