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视频安全事件频发
1、2021年,某大学阶梯教室发生一起学生不雅行为事件,监控视频被泄露后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校方已严肃处理涉事学生及相关责任人,并加强了校园管理与学生教育,强调遵守公共道德和校规校纪。
2、2022年1月,某视频网站被曝存在用户上传疑似通过非法手段破解的学校公共场所监控视频,画面涉及隐私内容,评论区存在不良信息传播。涉事账号被平台封禁,相关内容下架,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3、2022年,某大学学生通过校园网攻击进入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将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全部卸载、人脸数据删除,给学校的安全管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造成近3万张人脸图片的丢失。
>>频发原因
1、校园视频走向多样,物联感知建设品类复杂,视频智能建设走向深度应用,人脸应用逐步深化。
2、视频安全意识薄弱,当前着重发展视频监控的建设,视频监控的覆盖率,智能化应用等,但是对于视频产生数据的安全防护缺乏安全意识。
3、技防手段缺失,仅仅通过管理规范制度的“人防”手段来保证视频使用的安全,实际上无法做到事前发现、事中阻断、事后溯源。
>>安全隐患分析
1、前端接入安全隐患:摄像头位置分散,难于管理,容易被替换和仿冒,摄像头弱密码及安全漏洞,易被黑客利用直接获取设备最高权限。
2、合法人员泄密安全隐患:内部合法人员通过下载/抓图导出、截屏/录屏、拍照等手段泄露监控视频。
3、视频共享安全隐患:本监控系统与上级主管部门或公安的监控平台互联互通,由于调阅方工作人员并不受校方管理,因此视频泄露的风险大大增加了,一旦出现重大泄密事件,事后无法溯源界定责任范围。
4、公共屏违规内容播放安全隐患:播放内容通过U盘拷入即可播放视频、图片、文字等,缺乏播放内容的识别安全防护,容易被有心之人恶意制造事端。
5、人脸识别数据安全隐患:人脸库数据存在被黑客入侵攻击,勒索病毒勒索,合法人员非法删库、篡改数据、导出泄密等风险。
>>解决方案
>>方案功能优势
1、领先的设备指纹提取和认证技术,让仿冒设备和私接设备无处遁形。
2、先进的物联网防攻击技术,让物联网病毒和黑客无用武之地,避免前端无人值守设备被僵尸网络控制。
3、平台防攻击技术和双因子认证技术,避免平台被非法入侵,确保平台视频数据安全。
4、基于操作系统内核层的防泄密技术,可实现视频录像透明加解密、防截屏、防录屏功能,可杜绝合法人员非法泄露敏感视频的现象发生。
5、基于二维码、显性水印、隐性水印的拍屏追踪技术,让偷拍监控终端和拼接大屏的行为可溯源,同时具有强烈的事前震慑效果。
6、先进的视频流追踪技术,让视频共享可溯源、可防伪、可防篡改。
7、先进的视频文件外发管控技术,外发视频可加密、可防拍屏、可防截屏/录屏、阅后即焚。
8、领先的四重数据安全防护体系,贴身保护人脸库存储的各类核心数据,有效实现数据的防泄密、防删除、防篡改、防勒索。
>>高等院校典型案例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9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