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行业新闻  >>  研究  >>  高清镜头优势凸显 市场占有将有所提升


高清镜头优势凸显 市场占有将有所提升


转载    上海安防网    上海安全防范报警协会   2013-12-27

如今,监控行业的不断发展,对镜头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技术和市场的要求,可能会越来越高。市场竞争逼使企业创新意识增强。国内镜头制造商也要十分重视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才能使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有突破性的提高。那么,监控镜头市场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发展趋势怎样?

监控镜头市场行情

纵观全球监控镜头市场,日本目前占有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居市场排名之首。而在这之前,德国监控镜头制造技术要优于日本。之后,日本经过“偷师学艺”和不断的摸索,在光学镜头的技术与创新,以及市场占有率上,逐渐开始领先,尤其在监控镜头领域,逐渐成为世界的领导者。另外,韩国镜头产业近年发展的速度也不可小觑。韩国镜头的产品质量和价格都介于日本和中国镜头之间,他们的生产成本比日本低,比中国高,而质量却接近日本。这一点是中国镜头厂商需要努力超越的。

虽然韩国镜头在国际方面拥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在中国市场竞争优势表现不明显,这可能是韩国厂商在对待中国市场没有大力度去开拓和推广的原因所致。而德国作为老牌镜头制造大国,面对着发展前景大好的监控镜头市场也为之心动,部分德国厂商逐渐开始争相挺进监控行业,欲分一杯羹。主要是面向中国、韩国和美国等地,试图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研制、生产高端光学镜头。

说起国内镜头产业的发展,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深圳、福州、厦门、泉州、长春、兰州、河南等地,其中以福州最为集中。目前,福建的镜头产量约占国产镜头市场的70%,成为中国监控摄像机镜头的重要生产基地。经过几年的迅速成长,中国镜头的出口比例已占到产能的45%以上。

高清镜头优势凸显

相比普通镜头,高清镜头的优势:一个标准的模拟摄像机镜头与百万像素镜头的成像效果有很大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如车牌识别、人脸识别都采用高像素镜头,从而获得高分辨率图像并呈现一些必要的细节。

以交通监控为例,利用百万像素高清摄像机,不仅可以捕捉到车牌信息,甚至司机的面貌形态也能够看得一清二楚。一旦发生肇事逃逸事件,高清图像能够帮助警察快速地锁定嫌疑人。此外,高清晰探头还能覆盖更多的空间,可以代替多台传统的模拟摄像机。节省初次建设成本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后续维护费用。

监控同样大小的场景时,高清镜头可以再次放大,获得更丰富的细节。高清镜头可以配合IP摄像机,进行丰富的处理,比如面部识别、瞳孔识别、车牌识别。

高清监控具有高清晰、高分辨率等特点,还可以在各种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保证动态图像质量,为智能视频分析提供了技术保障,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安防监控。

中国监控摄像机镜头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

◇价格下降但幅度有限

中国镜头和日本镜头目前保持着一定的价格优势,中国企业的竞争将会迫使日本企业继续降低价格以保证竞争力。但基于日本企业对盈利核算的要求较高,会坚持他们的利润率底线,这种下降的幅度将会有限。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要明白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在产品品质和技术研发方面赶超日本企业,那么必须的投入也会提高中国产品的成本及售价。日本企业的降价,中国企业的涨价会达到一个平衡,这个平衡离目前市场的价格不会相差太远。

◇高清镜头占有率将较大幅度提升但不会很高

目前,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带动安防行业的发展,而其他行业新技术的引入都会引起安防行业的随之变动。高清的百万像素镜头就是一个例子,当数码相机早在2001年就进入百万像素时代之后的10年,安防行业才开始打高清牌。可见,其他行业已经成熟的技术都会给安防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未来高清的百万像素镜头会和高清摄像机一同成为市场的主流,但这个时间要有多久还说不好。

◇中国自主监控摄像机镜头品牌渐成主流

中国的光学行业发展并不比日本晚多少。在一般光学加工领域中,中国企业并不输给竞争对手太多,相反也有强于竞争对手的,只是由于我们的行业缺乏规范和引导,才在后继的发展中被竞争对手用技术牵着鼻子走而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制造”的成长,使得中国的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大家应该知道,在中国市场的这些国外品牌的监控镜头,很多都是国内生产的。甚至有些国外品牌的镜头,里面所有的零部件都由中国企业生产及组装,有的甚至连设计都是中国人做的。基本上在中国销售的国外品牌镜头,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多少零部件是进口的,即使有进口部件,其所占份额也极低,而且通常是因为暂时在中国没找到合适的供应商而已。

中国企业不能做好监控摄像机镜头吗?答案显而易见了。不是不能,而是完全有能力做好。




返 回


* 版权声明 *
本文来源上海安防网,经上海安全防范报警协会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海安全防范报警协会成立于1992年,目前协会共有会员单位700余家。会员单位包括从事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科研、开发、生产、经营、推广应用、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维修等技术服务和安全防范行业宣传教育、出版、印刷等的企事业单位,其中60多家会员单位为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