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2009年国内防盗报警市场调查
  2011-02   CPS中安传媒
字号:


        国内防盗报警市场概况


  报警产品是最早进入中国民用市场的安防产品之一,作为整个大安防系统中的基础系统和核心系统,报警系统不可或缺,但并没有像视频监控产品发展的那样“风光”。长期以来,国内报警产品市场都是国际品牌、国内知名品牌、地方品牌各自盘踞一方,割地封侯,占据不同层次市场,和监控产品相比能叫得出名字的报警品牌并不多。目前,国内各种防盗报警产品生产企业约有500多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北京、上海、浙等地,整体看防盗报警产品制造商的企业规模都不大。


  目前,国外的品牌厂商主要来自北美、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如美国Honeywell、GE,德国BOSCH,日本OPTEX、ALEPH、SELCO、PULNIX、TAKEX,加拿大枫叶,以色列VISONIX、ROKONET、EL3000等。过多年的发展,国内渐渐形成了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基地和以泉州为代表的福建基地,其中,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主要有:豪恩、美安、时刻、科立信、夜狼、华昌伟业、立林、康联等。


  根据对多家国内主流防盗报警生产企业调查统计,我们得出的结论是,2009年防盗报警市场中,入侵探测器市场容量约有1200万只,报警主机的市场容量约有130万台,国内防盗报警市场规模约38亿元。在此基础上,受访者普遍看好2010年的需求,预计市场增幅可以达到30%。


  国内的厂家主要以低技术含量、低价格、小批量安装为主,国外产品技术含量高,价格也高,主要以专业高端市场为主。调查显示,就整个市场来看,国产防盗报警产品可占到71%,海外品牌的占有率约为29%。但在高端领域,海外品牌依然是绝对的主角,占有率在70%左右。(如图1)
 


  防盗报警系统主要由入侵探测器、防盗报警控制器(报警主机)和传输系统三部分组成。


  入侵探测器的主要技术大体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90年代中后期从模仿到快速发展,到2002年之后国产品牌开始发力。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是利用门磁开关、紧急按钮、被动红外探测器、双鉴探测器(三技术探测器等)、光电对射探测器(主动红外)、玻璃破碎探测器和震动探测器等组成的系统,尤其是被动红外与复合技术的探测器,占领了绝大部分的市场。


  根据调查统计,入侵探测器市场容量约有1200万只,其中高、中、低端的比重分别是2:3.5:4.5。(如图2)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报警主机的概念也开始发生转变,由单一的报警拨号器转变为今天的智能控制平台,拥有了更多的增值服务功能。目前,报警主机为便于用户的二次开发都是采用模块化设置。在产品出厂时,厂商除了配好核心部件外,还将一些接口预留好,大多数附加功能都是通过添加不同的模块而实现的,如网络模块、GPRS模块、语音模块、家电控制模块等。


  除了与智能家居相融合,报警主机还添加了短信、语音功能,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采用短信报警方式,报警信号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收到,且通信时间非常短、速度快。而增添语音系统后,可以打电话随时进行语音交流,还可语音监听,更加准确地掌握报警现场的情况。此外,报警中心还可以向主机发布物业管理方面的内容及各项通知,越来越多的报警主机具有信息存储功能,适用于大型联网报警中心的中心控制器。


  调查显示,2009年报警主机的市场容量约有120万台,其中16防区以下的标准型主机占有率最高,将占整个防盗报警市场的80%左右,48防区以上的大型主机占有率估计为5%。(如图3)
 


 

  多种报警联网方式并存

  当前防盗报警系统采用的联网方式主要有电话线、专用总线(RS485、CAN BUS等)、网络、电力线、以及电信无线网络等多种方式。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仍是电话线和总线制两种方式,GSM和TCP/lP联网报警则发展相当快速。

[NextPage]

  目前电话线是国内或国外报警联网最主要的方式,但其存在一定的运行费用,联网速度也较慢。电话联网报警系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业,特别是金融业的银行等。专用总线(RS485、CAN BUS等)也是报警的一种重要联网方式,其主要优点是速度快(≤2秒)、运行成本低、用户无月租费用支出等,其多被用于建筑物内部和住宅小区。

  基于GSM的报警系统则对环境要求更低,可独立使用,现在很多新建建筑并不会建设固网线路,所以GSM报警系统很好的弥补了这一块的空白。近年来随着IP网络的盛行,不少报警控制器厂家也开始采用有线或无线的IP网络联网方式。其具备安装灵活、方便快捷、稳定性及可靠性高的优势,也已获得不少用户的喜爱。

  调查显示,基于电话网、总线以及无线报警系统用户比分别是55%、20%和14%,而代表技术发展方向的TCP/lP联网报警系统的占比目前只占到8%左右。(如图4)这是因为,TCP/lP 传输在报警领域属于新兴技术,对于现有网络设备的兼容性,传输过程的安全性,还需要时间的验证,同时新概念的推广也需要一个接受过程。

  2009年防盗报警技术亮点和突破

  2009年,防盗报警产品技术进一步成熟,在稳定性的基础上报警产品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特别是IP网络系统、GPRS/3G无线系统、与视频监控、楼宇对讲等技术的集成等发展较快。

  国内知名报警厂家豪恩近期推出了第五代防盗报警整合方案--全球守卫系统,将防盗和视频监控进行整合,在提前预警的同时可以迅速使用摄像头查看报警现场,并可轻易回放报警瞬间。系统采用可扩展WiFi无线网卡或3G上网卡,方便随时联网。报警主机同时具备一定的智能功能,如全中文菜单操作、全程语音提示、实时监控探测器状态等,当配套设备遇有任何微小故障,主机还会在第一时间通知。

  而国际巨头霍尼韦尔则主推GSM无线发射模块,除了可以电话线传输,还可以有线/无线宽带网来传输,实现了报警联网集中管理。为满足报警服务市场的发展,科立信推出了智能化联网报警解决方案,为保安运营公司量身定做的系统。其智能化联网报警解决方案采用了双模式报警,一是普通电话线(PSTN),一是GSM。当有人触发报警是,摄像机同时开始录像到SD卡上,有利于现场取证。而精华隆则推出了无线套装系列,其集报警主机、无线红外、无线门磁和遥控器于一个整体的报盗报警体系。


  报警服务业发展促进产品需求

  2009年防盗报警运用市场有了一定的变化,金融行业和商铺一直以来是防盗报警主要的运用市场,但是随着市场的饱和,还有防盗报警产品技术提高,包括国人对防盗报警的人知度提高,使得防盗报警在各行各业更广泛的运用。(如图5)

  尽管过去几年国内报警服务业发展迅猛,但上规模以及品牌化的企业不多。报警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报警产品系统的需求将会给防盗报警市场带来很大的商机,由于报警服务业的竞争加大,要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周全的服务,以满足各个不同领域应用的客户的新需求,并且能提供长期的优质品质保障。所以对于报警产品以及系统的能否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全方位的专业技术支持保障都是一次考验。报警服务行业是区域性开展的业务模式,厂家为运营商提供整套的运营产品和实施方案,可广泛传播防盗报警系统的优势,更有利于普及防盗报警产品的使用。

  我国的防盗报警市场非常复杂,差异化程度非常大。防盗报警市场可以细分为三类:一是银行、政府机关、博物馆等安全要求高的专业场所;二是品牌连锁店、大中型超市、专卖店等商业场所;三是居民小区场所等。前两类都可以归为专业市场,对产品的要求很专业。居民小区则是典型的民用市场,适应小区管理、操作人性化是对产品的要求。

  从我们对主流防盗报警厂商的调查看,2009年防盗报警产品广泛分布在上述三类细分市场。其中,民用领域的比例增长非常快,而报警中心就占了其中约20%的份额。

  防盗报警市场平静中孕育着新的希望

  家庭防盗报警应用一直被认为是一块很大的市场蛋糕,但是在我国这块市场一直未能很好的开展,仍处于概念普及阶段,接受程度还比较有限。这主要是因为:民众对防盗报警的应用认知尚未达到一定的高度,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我国各地生活水平差异大产生不同的需求;报警服务业服务标准不完善,报警服务不健全,没有良好的服务就不会得到用户的认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客户印象不佳。上述因造成了家庭报警市场的滞后。

  家庭用防盗报警市场的趋势是不断引入新技术,发展为融家庭安全、智能化、通讯、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系统。厂家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意识不断加强,家庭和个人安全变得愈加重要,家庭用防盗报警市场将越来越大。

  2009年,防盗报警行业在平静中孕育着新的希望。金融危机的阴霾逐渐散去,受影响的高端市场开始缓慢恢复。报警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规范,民用市场逐渐成为主力。面对市场、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防盗报警厂商除了满足产品的可靠和稳定的基本诉求外,也一直在努力进行着技术的创新和市场的开拓。过这些年技术的积累和市场的培育,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社会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对防盗报警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防盗报警产品正在向网络化、集成化快速迈进,而民用市场已开启,报警厂商的商业模式正向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方向稳步迈进。
(CPS中安传媒记者  马晓东) 


TOP
主办单位:上海安全防范报警协会
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云岭东路235号3号楼404室   电话:021-54732822   传真:021-54732822
协会标准咨询邮箱:sdaasc2015@126.com 协会工程咨询邮箱:sdaapc2015@126.com 协会申诉咨询邮箱:sdaaqc2015@126.com
ICP备案号: 沪ICP备14004542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934号


技术支持 : 爱建网
建议使用最新版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