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容易停车难”。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停车位数量和需求量分别为1.31亿个和4.07亿个,供需缺口大,尤其在农贸市场、超市等周边的短时停车需求与泊位的有效利用矛盾更加突出。要缓解这一民生难题,除了增加停车泊位、新建停车场外,通过对有限泊位进行精准管理,提升泊位的高效周转更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保障和补充。
数字创新,感受城市管理的温度
在杭州,通过在短时停车需求大、停车资源紧缺路段设置“绿色停车位”,市民可在规定时间(20 - 30分钟)内免费停车,有效缓解市民买菜、如厕、接送学生、临时用餐等临时停车难问题,让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服务与发展建设同频共振。
“绿色停车”的背后正是数字化创新与城市治理智慧协同的成果。通过数智化技术,对安全管理、道路畅通、人车流量等交通要素进行精准测算,在保障畅通与安全基础上,通过智能感知技术,实现绿色停车位的智能化精准管理,缓解临时停车泊位缺的难题;同时通过多终端覆盖、多部门数据互通、多时段流量预测、停车数据复用停车资源规划等数智化应用,持续优化绿色泊位的运营管理,在解决“缺”的基础上,确保“用的好、管得住”,让城市治理智慧不断融入城市发展方方面面,让市民享受更多便利、感受城市治理的温度。
目前,杭州市已设 1600多个临时停车位,每天为市民提供3万余次服务,有效改善道路交通秩序,提升城市交通整体形象。
绿色停车便民措施,是大华城市精细化治理及数字化创新成果的一个缩影。
AIoT+物联数智“新合力” 是驱动城市数字化创新的引擎
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对城市“数智化”路径的深入探索,更是对城市管理智慧的持续创新,在借助前沿AIOT技术快速满足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安全、民生服务等场景管理服务“刚需”基础上,更需要借助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应用,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为城市治理智慧的创新发展不断探索新模式,创造新经验。
大华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和完善,构建AIoT和物联数智平台两大技术体系,围绕统一的技术中台底座能力,结合城市业务实际需求,快速实现业务模块高效沉淀复用,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易用性,同时以“技术、业务、体验”创新为思路,全面开放物联能力、数智化能力及行业沉淀能力,赋能城市的数字化创新,让治理更科学,让管理更高效,让服务更便民。
技术创新要让数据真正融合起来,打通城市业务间的信息孤岛。大华基于自研的数十种先进的算法策略,提供高精度、更全面的视图数据,实现横向与纵向的数据交换、共享、互联互通,形成大数据资源池,通过数据分析为城市管理提供强力的科学决策支撑。
面对共性的智能需求及个性化需求,需要更灵活的能力快速适配各类城市业务的需求。大华发布简单易用、一站式的人工智能算法训练平台,可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快速获取和打造AI能力,并实现可持续迭代优化,赋能客户AI算法自研及业务价值实现。以数字化技术重塑提升用户极致体验,大华通过概览全区AR态势结合三维建模和视频感知,汇聚城市管理合力,打造城市级体验,进一步提升可视管理效能,真正将数字化技术立根于业务之上。
城市平台2.0 “新动力” 提升城市数智化管理水平
数字化的最终目标,是带来组织能力的提升,带来管理模式的创新及改变。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面对城市管理多元化的挑战,大华基于AIoT和物联数智平台,构建“业务流程、调度指挥、辅助决策、资源治理、安全监管”五大能力中枢,升级打造城市平台2.0。从传统城市管理1.0到数字城市管理2.0,更兼顾统一性与个性化,场景应用更趋多样,助力提升城市数智化治理能力和水平。
而大华城市平台2.0赋能城市高效管理的背后,是让城市管理者不再需要关注底下的硬件差异、数据采集 、智能搭建的难度,只需关注通过什么样的信息和数据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和数据,去解决城市治理面临的复杂的问题。为快速响应客户的敏态诉求,大华构建软件组件化体系和自动化集成开发平台,实现“从数据流到信息流、从信息流到业务流、业务流到管理流”的城市业务闭环,让行业数智化转型更简单。
大华城市平台2.0从“社会安全、城市有序、绿色惠民、治理提效”四个维度积极参与城市治理建设,积累了超过1000个业务模型、200余个场景方案,全面赋能城市“观、防、管、处”的有效落地。
软件能力全开放 聚联生态力量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赋能数智化升级,离不开技术、业务及平台的支撑,需要更多生态力量的共同参与。
为让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大华开放的软件生态基于物联数智平台底座,整合数据在线(IoT)、视图智能(AI)、数据智能(大数据引擎)等技术,持续开发基础组件和业务组件,面向合作伙伴提供标准的API接口,构筑全行业业务应用闭环,打造数智物联的开放生态体系。
大华基于多年的生态合作经验,构建出基于合作伙伴技术开发能力的差异化层级开放模式,满足不同客户多种类型的开发需求,精准赋能合作伙伴实现业务价值落地。
面向数智化未来发展,大华股份以技术之长,加速城市更多细分场景的数字化落地,努力实现城市管理从数字化向智能化、智慧化的提升转变,让城市运行更高效,不断增强市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934号